流水线设备的配置和日常管理
(一)设备的合理使用
1.企业在配置流水线设备时.必须精打细算,切勿盲目配置,要考虑增添每台设备,究竟能为企业创造多少财富。务使设备经常保持较高的工作负菏,决不要让它闲置不用,要按照满负荷工作法的精神执行。
2.必须根据设备的结构、性能和技术经济特点来安排加工任务,切勿大机小用,精机粗用及超载运转,否则不但会降低机器寿命,甚至要造成事故。
3.每台设备必须配备合适的操作工人。精密、大型、关键和稀有设备,应由对该设备具有专门技术知识的工人来操作。各种设备尽可能定人定机,凭操作证操作,新工人须通过技术考核,评定合格后方可发给操作证。
4.要重视设备的润滑工作。认真执行润滑的五定(定人、定质、定量、定时、定点);要经常保持油的清洁,按计划换油,要设法改进加油和滤油装置,提高润滑工的效率。
5.建立和健全使用与保养设备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6.注意对工作人员进行思想教育,使他们树立主人翁态度,爱护设备。要经常举办各种技术学习斑,分别对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技术培训。
7.经常开展完好设备的竟赛活动,发动群众自检、互检,开展“周检查,月评比”活动。通过检查评比,奖励优胜者,推广他们的经验,对工作较差的进行督促改进。
8.要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也就是要求周围环境清洁、整齐,设备本身要根据结构、性能等各自的特性,安装防尘、防潮、防腐、防冻、防护、保暖、降温等装置,并要求配备必要的测量、控制、检验、分析和保险用的仪器仪表。这对精密、稀有、复杂的设备尤为重要。
(二)设备的日常管理
设备日常管理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验收,登记、建档设备进厂必须进行验收,清点设备的附件和专用工具,登记入账,附机图纸、技术资料必须存档。凡需移交生产使用的设备都须经鉴定验收,按出厂精度标准进行检验,认定合格后,才可交付正式生产使用,设备遇有变动,必须及时记账,要经常保持账、卡、物相符。
(2)保管设备不论用或不用,都需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拆用零件。待启用的设备,存放地点要防潮、防尘、防火、防晒,精密机器搬运时,应注意防震。
(3)迁移与转让由于生产上的需要,设备需由一个车间搬往另一个车间时,须经设备动力科审查报厂部批准。企业中长期闲置不用的设备应予转让,转让时,设备的附件、辅机以及有关技术资料和原始记录,应一并移交给调入单位。
(4)封存、借用和租赁对因生产任务不足或生产工艺变动致使设备闲置时,可将设备封存、外借或租赁。
设备闲置不用在三个月以上的,应予就地封存。这可由车间提出,经计划调度部门检查平衡,并由设备动力科审核报厂部批
准,由使用部门负责就地封存,财务部门停止折旧。封存的设备应切断电源,擦拭干净,清点随机附件和专用工具,加以妥善保管,并采取防尘、防锈、防潮等措施,覆盖遮布,指定专人负责保管,定期检查,凡连续停用一年以上的封存设备应予以处理。
封存设备如再需使用时,须经有关部门批准会签。启封时,应仔细检查,将情况详细记录。设备出借需经设备动力科同意,厂长批准后,办理手续,借用单位除须交付租金外,还须负责借用期间的维修和负担折旧费。归还时,尚须办理验收手续。设备出租时间较长时,可采用租赁形式,双方订立合同。按合同条款履行权利和义务。
(5)事故处理事故通常分重大事故和一般事故,由于各行业生产工艺不同,装备性质各异,其划分标准不一各工业部门均自有规定。事故发生后,需保持现场,及时通知设备动力科,由该科会同使用部门和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和组织抢修,对重大事故,必须有保卫部门参加,查明原因,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从中吸取教训,并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要做到“三不放过”(即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未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对重大事故及其处理情况要及时上报有关上级,严禁瞒报、轻报。
(6)制设备管理自制设备转为固定资产,应有技术鉴定,证明其设计合理,无影响工艺、产品质量等问题,并经过一定时期的生产实践验证合格,经有关部门批准,核定出资产价值,同其他设备一样管理。
(7)设备的报废设备因年久、型式过于陈旧,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经济上不值得利用改装者,或因攀故造成主要结构严重损坏、无修复价值者,可向设备动力科申请报废。设备动力科会同使用部门、财务部门等有关人员进行鉴定后,报厂部审批。
北京 天津 上海 重庆 南宁 柳州 贵阳 昆明 西安 河北 沈阳 大连 长春 哈尔滨 江苏 南京 无锡 徐州 常州 苏州 南通 浙江 杭州 宁波 温州 嘉兴 湖州 绍兴 金华 安徽 合肥 芜湖 福州 厦门 泉州 南昌 济南 青岛 淄博 东营 烟台 潍坊 威海 日照 临沂 德州 聊城 滨州 郑州 武汉 长沙 成都
上一条:食品厂流水线设计注意事项
下一条:悬挂输送系统的组成